挺農易台東布農油芒
來自藏身於台東武陵綠色隧道旁的部落,由邱先生和多位農民一起辛勤照顧土地,使用自然農法種植。油芒是一種很古老的穀物,且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特有米糧,卻因原住民漢化等因素消失逾一甲子,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團隊偶然間經國外學者提及,才知道有這消使已久的農作物,經過十多年尋找、選種、復育與研究,終於在屏東三地門、臺東延平等原民部落復耕。油芒和高梁族、甘蔗、玉米等是同族,非常抗旱,尤其能分泌臘,整株就像塗上防曬油,連沙漠都能生長。其種子就是人的食物,莖葉桿可做為牧草使用,全株完全不浪費,且不必施肥噴農藥,天生天養。
食用方式
白米一杯:油芒1/3杯,加平常煮飯的水量,無須先行泡水。事前清洗時可將其置入細篩網,再放在水龍頭下清洗,就不會流失。等適應後可以開始增加五穀類的量,例如白米一杯:小米1/3杯:油芒1/3杯,慢慢加量。
營養價值
其胚芽占了1/3,類黃酮素與維他命等營養成分比白米優,油脂是白米8倍,富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,其蛋白質含量約為稻米的兩倍。 它還含有色胺酸,並且不含麩質,適合麩質過敏者。 此外,油芒也富含植物角鯊烯,具有抗氧化等功效,是國際認證的全球獨有超級未來食物。
保存方式
放置於陰涼乾燥處,最好可以冷藏保存,且儘快食用完畢。
農民介紹
邱先生
原從事建築業,年紀漸長,返鄉務農。身為原住民,回想老祖宗的飲食,好像什麼食物消失了,回想小時候的食物,先想到紅藜,走訪屏東山地鄉拿了些種子回家種植,陸續又拜訪耆老又發現油芒 稷... 等物種漸漸的栽培,還有中硏院、地方農業單位的指導,慢慢開始量産,也邀鄉民共同推廣,但原鄉年輕人不願承接,看不到前景是一大隱憂,為了大家的健康,吃最自然的食物,成為了他一路走來的使命。
包裝容量:600g/包
產 地:台東縣延平鄉
生 產 者:邱先生
安全等級:安全農產品
冷藏配送